熒光增白劑的作用原理與結構
熒光增白劑是一種熒光染料,或稱為白色染料,也是一種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激發(fā)入射光線產(chǎn)生熒光,使所染物質獲得類似螢石的閃閃發(fā)光的效應,使肉眼看到的物質很白。今天熒光增白劑廠家就帶大家來學習一下熒光增白劑的作用原理與其結構!
1、熒光增白劑的作用原理!
我們所說的白色,是物體(以下稱為底物)對太陽光完全反射以后的外觀特征顏色。因實際中不可能是100%反射,所以反射程度越高,則底物越白 。往往底物不使用增白劑時,因為含有某種微量物質,使底物呈現(xiàn)輕微的暗黃色,給人的感覺是不白、不鮮艷、不亮。如果使用了增白劑,增白劑附著于底物上,在自然光下吸收部分紫外光后,產(chǎn)生一些可見的藍光,該藍光和底物上原有的黃光是補色光,形成加和作用,部分或全部地抵消了原有的黃光,如果品種和用量合適,可以得到本白或偏藍的色相,從而使底物更白、更鮮艷、更亮。
2、熒光增白劑的結構!
熒光增白劑是一種結構比較復雜的無機化合物,外觀顏色一般是黃色或者是淡綠色粉末,熔點一般在350度左右。增白劑在化學結構上都具有環(huán)狀的共軛體系,如:二苯乙烯衍生物、苯基吡唑啉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苯吡唑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和萘二甲酰亞胺衍生物等。其中二苯乙烯衍生物產(chǎn)量大,例如4,4′-雙(4,6-二苯胺基三嗪基-2-胺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鈉鹽是一種用途較廣泛的增白劑,商品名為增白劑TA。這類增白劑已大量用于造紙、紡織品、洗衣粉和肥皂等工業(yè)中。增白劑AD是苯基吡唑啉的衍生物,學名1-(對甲磺酰基苯基)-3-(對氯代苯基)吡唑啉,主要用于腈綸纖維紡絲、紡織品和塑料制品的生產(chǎn)中。4-甲基-7-二甲胺香豆素屬于氧雜萘鄰酮類化合物,可用于羊毛織物、尼龍織品、肥皂和洗滌劑等產(chǎn)品中。
以上便是熒光增白劑廠家給大家介紹的幾點小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大家!